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,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有超过3000所大学,但是分校、独立院校就占去了很大一部分比例。自从高校扩招后,不止是985大学,一些211大学、普通一本、二本大学也都在争相去办独立院校与分校,仿佛形成了一种规律,只要是学校名气大起来,一定会去办分校、独立学院,更有甚者,接连间办了好几所独立院校与分校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独立学院 众所周知,公办大学在我国目前属于事业单位,而独立学院的话则更像是一个“企业”,是以盈利为目的办学的。独立学院一般是由知名大学与投资人合伙创办,在创办的过程中,合伙大学并不需要过多投资,有的甚至都不用投资,只需要提供“学校招牌”与“教学管理”等无形资产就可以了。仅仅以学校品牌参与新学校管理就可以获得部分股权,对于大学来说是很“划算”的。
独立学院能够有大学有哪些具体好处呢?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。 首先就是经营收益了,正因为独立学院是一家“企业”,当然肯定是以收益为目的的,只要这所新学校成功运转起来的话,那么收益自然不会很低。其次就是对大学的“名声”也十分有帮助,也相当于是增加一部分学校的“无形资产”。独立学院如果创办的好,就相当于是无形的广告,对大学后期发展来讲是十分有帮助的。最后就是资产权益了,要知道独立院校是有自己资产的,虽然在创办独立院校时大学基本没啥投资,但是有股权,在创办双方协议后是享有资产权益的。
分校 有的分校其实与独立院校性质相同,这回暂且不说具体院校,好处的话还是看上面几点就行。与独立院校不同,分校区性质与本校性质是相同的,都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,与本校享有同等地位。在创办分校时,基本是没有其它投资人,统统由本校来解决资金问题。
对于大学来讲,为什么要建立分校其实是有战略需求的。比如说有的大学本部坐落在十分偏僻的地方,因为地理位置影响所以被限制了发展,此时就需要再去寻求更好的地方某得更好发展,就比如说哈尔滨理工大学深圳校区、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等就是如此。在建立分校时,本校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,地方政府也会积极支持给予一些优惠政策。
总结来说,独立院校因为更像一个“企业”,所以是以“盈利”为目的去办学,因此学费方面必然要比本校贵多了。而分校则其实还是本校,只不过办学地点发生改变,办分校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发展。 |
© 中盟 (www.unicnu.com) 2002-2030。